基本原理谈,到底什么叫闭锁,枪为什么要闭锁
咱们看上图,这个佛朗机炮后头长得和啤酒杯一样的玩意就是炮子,里头装有弹头和发射药,那个小洞就是发射用的传火孔。后头那坨铁就是炮栓,也就是它的闭锁。如果没有这个炮栓,炮子在发射时就会往后冲,导致炸膛。一门佛郎机会配备许多炮子,无需从膛口装填,所以它射速很快。后来这种机构也被用在了枪上,比如咱们当时有一款叫掣电铳的枪就采用类似原理。
注意这个“子铳”就是小型化的佛郎机“炮子”
当然,炮子也好、子铳也罢,这两更类似于现代的弹膛,之所以用金属做成这么个套筒也是为了闭气效果,省的火药燃气从后面喷出。但制造昂贵,分量也重,不方便携带。大约在1776年,英国军官佛格森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造出了一把后膛装填的线膛步枪,佛格森步枪。
佛格森步枪没有子铳,因此为了能封闭后膛,它的后膛开闭方式是用一坨螺栓旋转。
打开螺栓后从上方塞入弹头,倒入火药,然后封闭螺栓,完成闭锁,拉开击锤就能发射。
这下我们就可以解释标题中的问题了。闭锁伴随着后膛装填武器共同发展,因为发射时候需要用火药燃气向前推出弹头,而后膛如果没有一个可靠的装置把它牢牢锁住,那么火药燃气就会从后头跑出来糊射手一脸。所以闭锁是一种枪炮封闭后膛的机械结构,之所以要闭锁是为了让发射药的能量都用于推出弹丸而不是从后面漏出去,同时也为了射手的安全考虑。
咱们这么想,小时候放的那种长杆子烟花如果后膛没有用黄泥糊实,那回家之后一定是妈见打。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线膛枪开始流行了。但前装线膛枪有个很尴尬的毛病,因为弹丸想要旋转起来,这直径就必须得略大于膛线直径,这样子弹出膛的时候才能被膛线带着旋转起来,但这么一来从枪口装填的话就非常麻烦,子弹很难捅进去,非常费时。而后膛枪没这个毛病,所以19世纪初也迎来了后膛闭锁步枪的大发展,比如1841年的栓动式德莱塞针发枪。
当把纸包弹塞入弹膛之后,推动枪机往前关闭后膛,然后摆动拉机柄,挂在机匣闭锁面上,完成闭锁,就像咱们把窗闩带上一样。
当然,后来的各种花样闭锁非常多,但这篇只是谈个基本原理,权当抛砖引玉,相信各位睿智的兄弟一定都懂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